理论园地 网站首页 / 党建园地 / 理论园地 / 正文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中医药工作纪实
作者:   时间:2019-04-02   点击数:

民之所呼,政之所向。

历经33年酝酿,几代中医药人翘首企盼的中医药法出台,承载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鲜明态度和坚强决心。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中国国情出发,正确对待中医药在新中国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中医药事业逐渐走向复兴。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摆在了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重要位置,中医药事业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

本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加大中医药挖掘力度,加快立法进程,中医药法的出台开启了中医药振兴发展新征程。

 

高瞻远瞩 党中央引领中医药稳步前行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中医药价值定位的精准把握,开启了中医药事业新的征程。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

“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在海外发展”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时指出“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在海外发展”,为“中西医并重”这一方针增加了厚重的砝码。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见证澳洲中医中心成立

习近平总书记在澳大利亚见证北京中医药大学和西悉尼大学签署在澳洲建立中医中心的合作协议。中医药作为我国文化软实力逐渐受到世界瞩目。

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西安考察中医馆

“我自己也喜欢看中医”

“因为副作用小,疗效好,中草药价格相对便宜。像我自己也喜欢看中医。”2015年春节前夕,西安市雁塔区电子城街道二〇五所社区一所普通的基层中医馆引起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注意。习近平总书记兴致勃勃地与医护人员和患者亲切交谈,肯定和赞许了基层中医馆的模式。

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

“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的贺信中强调,“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让每位中医药人备感振奋。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中药谷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瑰宝,是五千多年文明的结晶,在全民健康中应该更好发挥作用。”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瑰宝,是五千多年文明的结晶,在全民健康中应该更好发挥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重点参观江西考察江中药谷制造基地时指出,“小康提速,康也包括健康,要全民健康。中医药发展这条路,你们走对了。江西把中医药作为发展的一个着力点,是正确的,也是很有前景的。”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捷克进行国事访问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捷克进行国事访问时,中捷两国在卫生等领域签署多项合作协议。捷克总理索博特卡就表示自己很喜欢传统中医。中医药正成为中国外交名片。

中医药既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又在人民健康事业中发挥独特作用。从社区中医馆的运行管理到江中制药集团的制药研发,一次次考察调研,记录着党中央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怀足迹;从澳洲中医中心到中东欧中医中心,一次次出访交流,体现出党中央对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高度支持。

不仅十分关注中医药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更对中医药有着独到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总书记多次在重要讲话中运用中医药理念和术语来阐述治国理政的思想和观点。“扶正祛邪、活血化瘀”“猛药去疴、刮骨疗毒”……中医术语信手拈来,运用中医妙喻,无不显现出总书记对中华传统文化深刻领悟以及对中医药文化内涵哲学理念深度掌握。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描绘健康中国的美好蓝图,强调“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医药事业发展格局更明确、路径更清晰、动力更强劲,努力践行着“双创”方针。

 

荣升国家战略 中医药之声愈发响亮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五中全会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标志着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一系列文件密集出台,使得中医药发展环境更优化,政策更有力。

截至2015年底,全国有中医类医院3966所,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45.2万人,中医类门诊部、诊所4.25万个。全国已有96.93%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2.97%的乡镇卫生院、80.97%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0.28%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2015年中药工业总产值7866亿元,占医药产业规模的28.55%,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药出口额达37.2亿美元,显示出巨大的海外市场发展潜力。中医药凭借“五种资源”优势为医改难题提供了“中国式解决办法”。

《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了今后五年中医药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重重部署,是党中央对中医药列入全局的思考;密集行动,彰显着中医药人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决心。

当屠呦呦研究员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实现中国本土科学家获诺奖零的突破,中医药受到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里约奥运会、G20峰会以及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等国际重大活动中都掀起了“中医药热”,中医药以其独特的作用,在世界健康的大舞台上魅力尽显。不久前,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昭示中医药在国家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将真正为中国形象代言。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开展第四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结果显示,中医药首次被认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元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工作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发展大局,找准发展定位,主动融入“五位一体”总布局,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和显示度明显提升。

正如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所说,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中医药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在“治未病”、重大疾病防治、康复以及完善健康保障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在建设健康环境方面,中医药也具有优势。目前,中医药全系统正在学习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基本内容,不断转化为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和新动力。

 

乘风破浪 法律为中医药振兴发展保驾护航

从地方到中央,从提议到落实,一部中医药法坎坷三十载,让整个中医药界魂牵梦绕,终于在本届中央领导任期写进现实。中医药法将党和国家关于发展中医药的方针政策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为早日实现“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的伟大目标夯实了法律之基。

心声:“中医药的春天来了!” 国医大师唐祖宣连任多届全国人大代表,在30余年的代表生涯中,他共提出有关中医药事业的议案、建议403件,为中医药立法工作做出大量基础工作。如今看到这部法案出台,他难掩喜悦。

国医大师孙光荣自上世纪80年代初就多次参加中医药法初稿的研究与讨论。“这部法是30多年来几代人的接力,多少领导和学者为此付出了智慧和心血。直到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对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重申‘坚持中西医并重’,国务院连续发布了几个有关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文件和纲要,加速这部法的立法进程,让中医药事业发展站上了新的起点。”

“中医药法是一个划时代的法,具有里程碑意义。”6次提出立法议案,多次参加调研,3次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说,自己心情无比激动。

“党和国家发展中医药的坚定决心不变,特别在全国卫生健康大会之后,出台这部法律,不仅推动卫生事业发展,还吹响了中医药发展的号角。”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甘培尚关注到,这部法对中医药行业自身加强管理、依法执业、依法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服务体系等提供法律依据。

 

中医药法为中医药振兴发展保驾护航,也呈现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发展形势。

张伯礼认为,本法内容全方位保障了中医药事业发展,其中对中医执业医师资格的“松绑”,更是有利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对中药保护方面采取扶持与规范并重的措施,保障了中药材质量。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举例解释“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比如执业医师资格认证不再唯学历文凭,经典名方报批流程更加简单,更加遵循中医用药规律。他说,“中医药法为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中医药大学要主动应对国家战略,培养更加适合中医药事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关键是以问题为导向,培养能解决临床需求和中医药发展中关键技术问题的人才。”

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学系副主任杨逢柱从微观层面分析了《中医药法》,他认为,中医药法对影响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制度创新,特别是在中医药定义、中药饮片炮制和加工、中医药传承文化传播等进行详细规定,对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动中医药标准建设有重要作用。

党和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已经拟定,中医药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性地位逐渐凸显。中医药系统将百倍珍惜、精心维护中医药来之不易的好形势,一以贯之地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自觉把中医药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谋划,尽心竭力做好各项工作,努力把中央领导同志为中医药勾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延伸阅读】

中医药法出台,人民日报三问释疑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作者:王君平】

 

1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医药法》。作为第一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综合性法律,《中医药法》对于中医药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次《中医药法》亮点在于,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法律制度,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有人认为,立法降低了中医药准入门槛,为公众带来安全隐患。对此,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

 

问:中医药立法意义何在?

“力求破解医师管理拧巴、制剂品种萎缩、药材质量下降等问题”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中医药服务能力不足,特色和优势发挥不够充分;现行医师管理、药品管理制度不能完全适应中医药特点和发展需要,一些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无法通过考试取得医师资格,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品种萎缩明显;中药材种植养殖不规范,影响中药质量;中医药人才培养途径比较单一,人才匮乏;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的传承、发扬面临不少困难。

中医药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对中医药事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中医药管理及卫生经济专家陈珞珈教授说,中医药工作之前由于法制不健全,因人而异的现象比较明显。立法能够改变“人治”状况,“以法治医”,解决中医工作的多种历史遗留问题和新情况、新问题,使其不受干扰地健康前进。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长王国强指出,国粹发展需要国法来保障。出台一部立得住、行得通、切实管用的《中医药法》是中医药行业的夙愿。《中医药法》以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为宗旨,着眼继承和弘扬中医药,强化政策支持与保障,注重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制约中医药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有利于促进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医学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独特贡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副主任黄薇认为,《中医药法》的影响力不仅是国内的,也是世界的,是为解决世界医改问题提供的中国方案。《中医药法》的颁布实施,有助于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扩大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适应“走出去”战略的需要。

 

问:制度如何体现中医特点?

“师承家传也能成为中医医师,医疗机构可对中药饮片再加工”

中医看病望闻问切,诊治方法不同于西医。《中医药法》立法工作,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民间中医从业人员绝大多数具备一定的临床技能和经验,为基层百姓提供了必要的中医药服务,但现有医师资格考试难以评价其真实水平。《中医药法》根据民间中医从业人员主要是师承、家传等培养方式的实际,在充分考虑医疗安全风险的基础上,对师承方式学习中医和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开辟了通过实践技能及效果考核即可获得中医医师资格的新途径。

王国强表示,中医诊所主要是医师坐堂望闻问切、服务简便,根据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精神,将中医诊所由现行的许可管理改为备案管理,改变了一直以来以行政审批方式管理中医诊所的模式。这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壮大基层中医药服务队伍。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张涛认为,考虑到中医药的特点和发展需要,《中医药法》对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规定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完善。除改革完善中医医师资格管理制度和中医诊所准入制度外,一是允许医疗机构根据临床需要,凭处方炮制市场上没有供应的中药饮片,或者对中药饮片进行再加工。二是仅应用传统工艺配制的中药制剂品种和委托配制中药制剂,由现行的许可管理改为备案管理。三是明确生产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在申请药品批准文号时,可以仅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

我国中医药资源总量仍然不足,中医药服务能力仍然薄弱。黄薇说,《中医药法》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明确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问:扶持同时如何提升服务安全?

“ 建立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严重超范围执业吊销执业证书”

在《中医药法》审议过程中,到底是管理约束为主还是保护促进为主,成为业界和公众的关注重点。

王国强说,此次《中医药法》以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为宗旨,坚持扶持与规范并重,加强对中医药的监管,加大违法惩处力度,强化政策支持与保障,确保人民群众就医用药安全。为预防和控制医疗安全风险,强化中医药服务监管。一是将根据《中医药法》的规定,制定针对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人员的分类考核办法,注重对其实践技能和效果的考核;二是制定中医诊所备案管理的具体办法,要求经备案的中医诊所不得开展备案的诊疗范围以外的医疗活动,以限制诊疗范围的措施来降低医疗安全风险;三是对日常监管提出具体要求,加强对中医药服务的监督检查。

张涛介绍,一是明确开展中医药服务应当符合中医药服务基本要求,发布中医医疗广告应当经审查批准,发布的内容应当与批准的内容相符。二是明确国家制定中药材种植养殖、采集、贮存和初加工的技术规范、标准,加强对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三是加强中药材质量监测,建立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四是鼓励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严格管理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禁止使用剧毒、高毒农药。五是加强对医疗机构炮制中药饮片、配制中药制剂的监管。

《中医药法》同时加大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黄薇介绍,中医诊所、中医医师超范围执业,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执业活动、吊销执业证书。■

地址:湖南株洲市高家坳    电话:0731--28519008     邮编:412012
Copyright © 2014 Hu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G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域名备案信息:湘ICP备05010869号